发布日期:2025-01-07
汉语教学巧妙地与武术的一招一式相结合,翻转课堂展现了新的教学模式,借助人工智能打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日前,由全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以下简称语合中心)主办的2024“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总交流活动在北京举办,不同交流团队各显神通,展现国际中文教学技能。
本次活动以“标准引领,创新驱动”为主题,自2024年7月启动以来,国内交流活动共吸引全国112所院校、146支团队的约600名师生参与交流。经过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北、中南6个片区的交流推选,18支教师团队和18支由中外学生组建的学生团队进入总交流活动。此外,还有来自泰国、哈萨克斯坦等国的本土中文教师同台交流。
语合中心副主任胡志平表示,加强中文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质量开展中文教育的重要保障。语合中心每年举办“汉教英雄会”国际中文教学技能交流活动,旨在为世界各地的中文教师和中文教育后备力量提供教学实践和交流切磋的平台。
教学创新激发学习兴趣
天津师范大学教师团队的教学理念是“表达驱动”。在教学中,他们选用奥运冠军全红婵接受采访的短视频片段作为真实语料,引导学生体会并探讨“拼搏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在现场放出的教学片段中,来华留学生结合全红婵的案例畅所欲言,通过分享自己克服困难的心路历程诠释对“拼搏进取、锲而不舍”精神的理解。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学院教授闻亭现场点评道:“这是一个特别好的‘表达驱动’教学设计,从语境和学生真情实感的表露上都非常真实。课堂上,学生们真诚地交流自己遇到的坎坷,体现了全人发展的教学目标。”
天津师范大学教师团队认为,对中文学习者来说,学会地道表达至关重要。常规课堂中学习的语句,是经过加工的抽象语句,到实际运用中会面临挑战,因此课上选取多段与全红婵相关的“真言真语”短视频,这样可以激发学习者表达想法。
同样切中当下学生学习需求并充分利用技术加持下的学习资源的还有暨南大学学生团队,她们将直播间“搬”进了课堂,在新技术的辅助下让学生们学习直播相关的知识技能,体验商务文化。
蓝湘悦是团队成员之一。她介绍,在课前,团队挑选一些比较有权威性并适合学生学习的直播案例,利用大数据提取直播间的常用词汇和句式,形成可视化的词云图作为教学展示的一部分;在课上,会运用人工智能对话技术来模拟直播间中主播和顾客实时互动的场景,让学生们亲身体验虚拟直播环境;课后,再使用语音智能测评技术个性化纠错,锻炼学生中文口语能力。当学生的中文水平通过练习达到一定层次之后,团队计划带领他们前往广东本地市场,体验真实的直播助农活动。
云南师范大学学生团队在教学设计中也使用了人工智能元素。在课堂中,主讲教师段文婕让学生们练习给AI软件下达指令生成唐诗画面,课后作业环节则让学生们根据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歌》利用AI软件创作乐曲。
段文婕总结学生们的课堂反应说,AI帮助学生们基于唐诗生成不同元素“混搭”的乐曲,有些具有泰国音乐风格,有些具有非洲音乐风格,但它们同时也包含中国文化元素,学生们在这些元素的碰撞中感受到了乐趣。“人工智能提升了文化课堂的体验感,学生们也探索了如何利用它作为工具来辅助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学习。”段文婕说。
交流增进不同文化理解
华中师范大学学生团队在讲解桥梁文化时设计了“知识迁移”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谈到了对自己国家桥梁文化的理解。团队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3级硕士生黄濒娴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先介绍中国的惠民桥等,然后让留学生介绍自己国家的桥梁。比如,有一位泰国留学生提到了一座以一名英雄的名字命名的桥并向大家分享了这座桥背后的故事,这样的分享有助于学生们的交流。留学生们在这一环节听大家的分享甚至比听老师讲解的时候还要认真。”
段文婕也提到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一个关于茶文化主题的分享中,有同学分享当地的冰奶茶,有同学分享当地的滴漏咖啡,还有同学回顾了茶的传播历史和路径以及对自己国家产生的影响,这些交流都促进了学生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贾娜尔老师在交流活动中选择的是讲授中国茶文化。她带着学生沏茶、品茶,在课后还让学生比较中国茶文化与哈萨克斯坦茶文化的异同之处,引导学生们尊重文化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不只是学生有收获,我也增进了对中国以及哈萨克斯坦茶文化的理解。”贾娜尔说。
美国中文教师学会会长史中琦表示,近年来,中文成为连接不同文化、增进全球理解的重要桥梁。“汉教英雄会”不仅是一场教学技能的交流,更是中外语言文化共同进步的范例,令人感受到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蓬勃生机。
分享与成长的平台
谈及参加“汉教英雄会”的收获,黄濒娴提到了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场景:“有一位参赛者发言时原本说的是非常高兴参加这次比赛,接着又改口说非常高兴参加这次交流。”这个小细节让黄濒娴深思,她认为“汉教英雄会”的核心价值不仅仅在于竞赛,更在于提供一个交流和分享的平台,在这里能看到国内外师生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同行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她所在的团队讲解桥文化时用到了自己手工拼接的桥梁模型,她注意到吉林大学教师团队讲解时同样用到了古建模型作为教具,收获了现场评委的好评。
史中琦在点评时说:“文化教学难就难在老师讲文化时,学生听到了但未必能听懂。团队用图片、模型等辅助设计可以提升文化教学效果。”这让黄濒娴产生共鸣,更加确信教学设计多样化的重要。
蓝湘悦是本次交流活动中为数不多的本科生之一。她说:“这次活动让我对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思考,无论是观摩其他团队的展示,还是听专家的现场点评,都让我受益匪浅。同时,在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方面,我也收获良多。”
天津师范大学部校共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师励智说:“在片区乃至全国性的交流活动里,与众多院校师生围绕国际中文教学技能的打磨、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教学内容的优化探讨、分享见解,拓宽了我的视野。此外,在活动中接触到的多元教学理念与实践模式,也将会转化为未来教学工作的有力支撑。”
链 接
“汉教英雄会”至今已举办六届。作为一个聚焦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的平台,它不仅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宝贵机遇,也为教师队伍建设注入了活力。
本次交流活动设有说课交流、现场教学、圆桌对话等环节。此前,中亚、非洲、东南亚三个区域的交流活动分别由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及语合中心曼谷中心成功承办。国内片区交流活动则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联合举办,充分展现了各区域、各院校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实践成果与创新探索。(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1月03日 第 11 版) 记者:孙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