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捐赠协议书样本

银行捐款

有关公益救济性捐款涉税问题解答

实景课堂第150期|北京胡同,纵横交错皆故事

发布日期:2019-12-25





内景老师焦晓




外景老师毋典




烟袋斜街




银锭桥




南锣鼓巷缩略图




成语学习




糖葫芦




手工环节




全球上课登录点统计

  12月21日,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实景课堂《北京的胡同》开课,来自9个国家33095个登录点的师生跟随镜头逛北京,深入感受胡同的魅力。

  内景老师焦晓带领学生们认识颇具特色的北京胡同,并讲解了“死胡同”、“活胡同”在日常用语中的含义,让学生们对胡同有了初步了解。

  为了让大家对胡同有更清晰的认知,外景老师毋典来到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烟袋斜街,并以烟袋斜街、羊肉胡同、银锭桥胡同为例,阐述了北京胡同多以衙署官方机构、仓库作坊、集市贸易、商品器物、人物姓氏等命名的规律。

  镜头切换到南锣鼓巷,学生们看到各种形制的府邸和多姿多彩的宅院,从中学习了四合院修筑知识,了解四合院文化以及感受老北京人惬意的生活方式。

  毋典老师和学生们还就“北京儿化音”在课堂上展开互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学生们对北京胡同和这座城市有了更亲切的感受。在成语“找一找”的小游戏中,学生们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成语知识。

  此外,毋典老师通过“味觉”,向学生们展示了北京胡同更具生活气息的一面,喷香扑鼻的桂花糕、晶莹透亮的糖葫芦、香甜暖胃的梨汤……这些五花八门的美食小吃,让北京胡同里的一砖一瓦更加富有生机。

  手工环节,焦晓老师指导学生们制作了色彩丰富的“南锣鼓巷3D卡片”。

  比利时欧华汉语语言学校,西班牙巴塞罗那马塔罗纺织中文学校、鸿轩中文学校、马拉加中文学校参与了本次课堂互动。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实景课堂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完美(中国)有限公司资助,恒坐标教育科技集团承办,基于全新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海外华裔学生提供了打开中华文化大门的钥匙。与传统口述、图片、视频授课方式不同,实景课堂教师身处实景环境之中,依托实景呈现教学内容,启发学生通过现场观察去探索世界,使中华文化的学习不再停留在课本上、文字里,而是跨越时空,立体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全世界的华裔青少年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远程实时共同学习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知识。

返 回

版权所有©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    京ICP备190054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