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9-17
内景老师朱晨光
外景老师张林(中)和特邀外景老师侯成辉(左)、毋典(右)
中秋夜色
嫦娥奔月
古人中秋习俗之“拜兔儿爷”
互动答题
西班牙巴塞罗那中国文化学校的学生踊跃答题
西班牙巴塞罗那中国文化学校的学生踊跃答题
朱晨光老师示范3D中秋贺卡的制作方法
西班牙华文教育中心的学生展示自己的中秋3D贺卡
荷兰华仁中文学校的学生展示自己的中秋3D贺卡
全球上课登录点统计
9月14日,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实景课堂推出《中秋节特辑》,来自16个国家43381个登录点的师生通过镜头,共同感受中秋节日气氛,分享四海一家同庆团圆的亲情。
内景老师朱晨光首先介绍了古人祭月的传统和中秋节的由来,并通过视频展示了不同城市中秋节夜晚的美丽月色,用动画片段生动诠释了“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为了凸显古今庆中秋的异同,朱晨光老师播放了一段真人表演视频,还原了古人庆中秋的四大场景。外景老师张林特别邀请毋典老师、侯成辉老师分别讲述了他们今年是如何欢度中秋佳节,并让参与课堂互动的海外华裔学生分享了自己和亲朋好友共庆中秋佳节的仪式感。张林老师还组织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一场关于“中秋”的互动答题活动,计分比赛的形式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答题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你追我赶,将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
朱晨光老师指导海外华裔学生以“嫦娥奔月”故事中的兔子为主要元素,制作别具一格的3D中秋贺卡,为今年的中秋节留下了特别纪念。
荷兰华仁中文学校,西班牙萨拉戈萨中国学校、赫罗纳华文教育中心、巴塞罗那中国文化学校的华裔学生参与了课堂互动。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实景课堂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完美(中国)有限公司资助,恒坐标教育科技集团承办,基于全新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海外华裔学生提供了打开中华文化大门的钥匙。与传统口述、图片、视频授课方式不同,实景课堂教师身处实景环境之中,依托实景呈现教学内容,启发学生通过现场观察去探索世界,使中华文化的学习不再停留在课本上、文字里,而是跨越时空,立体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全世界的华裔青少年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远程实时共同学习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