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捐赠协议书样本

银行捐款

有关公益救济性捐款涉税问题解答

访人间仙境侗寨,画世界第一鼓楼!

发布日期:2019-06-21

1647567297397767.png

内景老师张林

1647567299388820.png

外景老师闫希雅

1647567302806334.png

爱丁堡汉语教育中心课堂现场

1647567305703787.png

岜团桥

1647567309652560.png

牛行道

1647567311201520.png

人行道

1647567315957738.png

鼓楼的榫卯结构

1647567317974358.png

鼓楼基座上的浮雕

1647567320466661.png

画在侗布上的侗画

1647567323357773.png

张林老师展示铅笔画“鼓楼”

1647567324223550.png

全球上课登录点统计

6月15日,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实景课堂《走进侗寨》带领爱丁堡汉语教育中心的华裔学生和来自12个国家29943个登录点的师生共探遗落之境——侗寨,领略世外桃源的建筑与文化之美。

走进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外景老师闫希雅已经在岜团桥上等着学生们了。她以此桥有趣的“人畜分道”过桥方式开场,对岜团桥独特的双层结构、用途和两孔三亭的别致设计进行了巧妙的呈现,并用航拍镜头引领学生们俯瞰岜团桥全景,让学生们对侗族人民别具一格的造桥艺术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在三江鼓楼,形似宝塔、檐角雕龙,基座浮雕展示侗族人民生活场景的鼓楼同样生动地向学生们诠释着侗族建筑的魅力。通过闫老师的讲解,学生们了解到这座鼓楼的建造竟然未用一钉一铆,而是全木质榫卯结构,深感震撼的同时对侗族人民的建筑智慧更添佩服之意。

在闫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还欣赏了三江农民画。一幅幅色彩浓烈、构图新颖、充满想象的农民画令学生们耳目一新、印象深刻,深切感受到了侗族人民淳朴的内心和对幸福的向往。

手工环节,学生们在张林老师的指导下学以致用,将手中的铅笔和脑海中对三江鼓楼建筑特点的印象有机结合,描绘出了一幅幅“世界第一鼓楼——三江鼓楼”。

此次走进侗寨,侗族的建筑技艺和艺术瑰宝农民画让海外华裔学生们看到了世外桃源孕育出的智慧和奇思妙想,并由衷地为祖(籍)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骄傲!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实景课堂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完美(中国)有限公司资助,恒坐标教育科技集团承办,基于全新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海外华裔学生提供了打开中华文化大门的钥匙。与传统口述、图片、视频授课方式不同,实景课堂教师身处实景环境之中,依托实景呈现教学内容,启发学生通过现场观察去探索世界,使中华文化的学习不再停留在课本上、文字里,而是跨越时空,立体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全世界的华裔青少年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远程实时共同学习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知识。


返 回

版权所有©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    京ICP备190054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