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捐赠协议书样本

银行捐款

有关公益救济性捐款涉税问题解答

“华文教师完美远程培训”参训教师感言(马来西亚 麦彩芬)

发布日期:2019-10-14

什么是写作课?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写作课,是一门指导母语非汉语的学生综合运用汉语中的字, 词,句以及标点符号等知识的语言实践课。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写作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如果老师教学不当,老师教学痛苦,学生也长期受苦。

马来西亚中学生写作能力低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欠缺写作动机,不能根据题目选取材料。 2. 没有妥善运用生活经验,内容贫乏,不知该写些什么。 3. 欠缺写作技巧,无法设计情节、组织文章。 4. 知识修养不够,表达困难,手法老套。 5. 词汇不足,字词重复,错别字连篇。

我个人认为马来西亚汉语写作课的“三难”是: 1学生写作文难 老师想让学生写出一篇好作文很难,学生觉得难写,听到写作文就想逃避。 2老师收作文难 学生不能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写完作文,写得很慢,老师要收作文必须三催四请。 3 老师改作文难 作文须批改的字,词,句 太多,老师无从下手,改一篇作文如同重新写一篇作文。 导致以上作文课的三难问题是因为在汉语教学方面 “重听说,轻读写。” 老师教学注重在听说,因为学生学的比较容易而且见效快,一般要求只要学生听得明白和能说就满意了。 反之学生难于掌握读写,没有显著的成效,因此学生不喜欢写而影响了作文课。 大部分老师在写作课教学过程中,较少关注“趣味性”和“启发性”,老师通常只是把作文题目布置下去让学生写,然后收上来批改,所以写作课难以给学生实质性帮助。学生认为是老师让我们写,不是自己想表达的,认为写作文是一份苦差。 作文教学难,“第一难难在出题目。作文的首要条件是要有话可说,出题目的首要条件是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命题要能命中学生心灵,触发他们的表达欲,这样学生才能欣然提笔,倾注心力以完成作文。在作文教学中,命题须做到“新,巧,活” 让学生自己出题目,然后选出若干题目来供大家选写。新颖多样的题目,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自由选择题目的权利,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欲望。 听了李頔老师的汉语写作教学,了解“写作课”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写作课应采用讨论的教学模式。学生独自完成一篇作文压力很大,如果让学生以讨论式的写作方式,学生压力会减少,这能有效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讨论式教学应在老师有引导性讨论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教师须引导全体学生参与讨论发言和自由表达。 “多读多写”几乎是老师们认为解决学生作文能力低落问题的最佳途径。对于写作课的积累,学生获取信息最多的途径就是“读”,而课本就是一座宝库。在阅读材料中,最便于利用的就是“课本”,老师不能忽略课本的重要性,此外也须介绍学生阅读能引起他们兴趣的作品。 最后是作文批改的部分,这是很多华文老师都感头痛的;因为教师一本一本批改费时费力,而学生只是看一下分数,甚至有些学生连本子都不翻,就直接把作文本塞到书包里了事。而大多数学生翻开本子也只是草草看了个作文等第,根本不看老师一字一句斟酌再三写下的评语。 老师应该大胆地舍弃全批全改的作文评改方法, 应该积极组织学生以小组学习形式进行作文评价,构建作文批改的“互动”模式。其核心是把训练真正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提供参与的机会,改变过去那种被动接受评价、“学生仅仅拥有老师一个读者”的状况,学生不仅对别人的作文进行了细致的评价,写出了不少有质量的评语,而且对别人给自己的评价也认真地琢磨,修改后的文章会有明显的提升。由于学生积极参与,互评互改就会有初步的成效。不仅学生们兴趣盎然,老师也备受鼓舞。 老师应该重视批改的实际作用,配合特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地批改。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应左右他对学生作文的判断。 作文是一门教人用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的学问,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作文一旦完成,就要及时给予评价鼓励。教师适时恰当的评价、帮助和鼓励,更能诱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激起学生奋发向上的创作精神。 只要老师在作文课教学上多样化和灵活,学生在写文章时就会茁壮成长!


返 回

版权所有©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    京ICP备190054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