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10-14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创造,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如何让海外非汉字文化圈的小学生更好地传承这一瑰宝,成为海外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和难题。最大的难关就是汉字—难教、难学、难记、难写,教学效率低下。
通过布里斯班中文学校的引荐,我有幸参与了海外华文教师培训项目,接受了非常优秀的培训课程。尤其《趣味汉字教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心得体会。
海外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学习中文,既要学习口头语言,培养听说能力;又要掌握书面语样,培养读写能力。这些都是以识字为前提条件的,汉字是中文的基础,所以海外课本在扩大低年级的识 字量基础上,更要求我们教师把枯燥、 抽象、难认、难理解、难记忆的汉字,通过一些恰如其分的手段,增加这些汉字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 习气氛中接受这些汉字,吸引学生对汉字的求知欲望。
通过课程,我认识到汉语教学,有一个重要问题,教法。采取“以字为本”的教学法,从汉字的字形、字义入手,从汉字的“字根”——象形字入手,部首识字,部件识字,分类识字。先选字,再编文、组词、对话,寓规律识字于阅读教学之中,简化程序,降低难度。《趣味汉字教学》提到玩得开心=有效学习。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更快,但他们具有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通过实践,我发现较好的办法是在游戏中识字。让学生进入“快乐园”。弗洛伊德说:“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把识字教学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寓教于乐,可以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持久、稳定,识字效率也高。我还将竞争与游戏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总而言之,非常感谢海外华文教师培训项目的所有工作人员和布里斯本中文学校各位老师的指导。我深深的体会到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享受。《趣味汉字教学》特别指出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有了趣味性,才能不断吸引儿童的无意注意,激发儿童的认知欲望,因而必须要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体会到识字的成功与乐趣,真正喜欢识字,并享受学习汉字的过程。